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消息称,自5月2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山西召开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现场工作会议以来,采矿企业积极与基础电信企业合作,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的转型升级,促进质量提高、成本提高、效率提高,确保安全生产。全国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建设明显加快。

采矿业是5G+工业互联网探索最早、应用最广泛的领域之一。5G作为采矿业推进产业数字化进程的智能工具箱,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快了技术潜力的释放,帮助矿山自动减少人员,智能交换,提高矿业产业水平,提高经营水平,加快高质量发展,为智能矿山建设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展示了5G+工业互联网的广阔应用前景。
截至7月中旬,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甘肃、安徽、陕西、广东、江苏等省新开采的5G+工业互联网项目28个,合同金额约3.5亿元。5G+工业互联网在采矿业表现出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发展后劲。中国电信与准能集团、陕北矿业红柳林煤矿、陕北小庄煤矿、满洲里金矿等合作。,将5G技术应用于无人驾驶、远程控制、智能检查等场景。中国移动与晋能控股、中煤集团、华鹿阳坡泉煤矿合作打造远程设备控制、设备协同操作、井下智能调度等5G矿应用;与平庄煤矿、乌兰煤炭、海石湾煤矿等合作,打造无人采掘、高清视频监控等5G矿应用。中国联通与兰花科创玉溪煤矿、阳泰集团竹林山煤矿、同煤浙能麻家梁煤业合作建设井下5G网络,覆盖5G矿、海石湾煤矿、海石湾煤矿监控、电机设备监控、高清电视5G矿应用。
基础电信企业加快能力整合,不断完善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产品体系,结合采矿业实际需求,细化远程设备控制、机器视觉质量检测、设备故障诊断、无人智能检测、生产现场监测等10个典型应用场景,形成了近100个5G+工业互联网产品,涵盖矿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掘进与综合采矿设备控制、安全监测与管理、生产流程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类别,为采矿企业提供菜单式、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行业各方加快了技术创新,巩固了行业基础。华电集团利用低频段覆盖范围广、渗透能力强、传播损耗小等优势,提升5G网络覆盖能力,积极探索工业5G网络建设方案和运营模式。华为发布了基于工业互联网的一网一网一云一平台智能矿山解决方案,通过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构建5G、云计算等技术,共同提升5G网络平台,共同完善5G网络建设方案和运营模式。
当前,5G+工业互联网在采矿业中的应用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5G技术有效地支持井下综合采矿设备的远程操作,实现机进人退;二是5G新技术能够支持井下工作面的远程监控,帮助井下自然灾害防治和人员管理;三是5G技术能够帮助实现井下作业的少人化、无人化,有效地缓解了招聘难的问题;四是5G技术能够帮助矿山设备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大大提高井下采掘效率。
为系统总结发展成果,为更多行业和企业应用5G+工业互联网提供借鉴意义的模式和经验。今年5月底,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将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通信管理局合作,总结形成5G+工业互联网十大典型应用场景和五大重点行业实践具体介绍10个典型场景和5个重点行业5G+工业互联网的实际应用。
据了解,一些矿山利用5G技术积极实践远程设备控制、设备协同运行、无人智能检查、生产现场监控等典型应用场景,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