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安全环保 >>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对策探讨

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对策探讨

发布日期:2020-04-30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傅总   浏览次数:886

选矿推荐

 摘要安全是煤矿企业的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生产是涉及人命关天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发展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要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煤矿事故的防范和安全监管在每一时期都有新问题、新难点,新形势下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积极探索新的监管途径,研究工作方法,对于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有效预防煤矿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政策;落实;整顿;作用;安全

众所周知,煤炭的总体形势是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煤矿企业已经到了举步维艰的状况,特别是我省的煤矿企业,大部分矿井的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生产工艺落后,生产成本高,大部分企业处于半停产状态,如何加强安全监管,遏制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是新形势下行业管理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新形势下煤矿的安全生产监管工作:①加大产业政策落实力度提升办矿条件,消除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资源整合。②要强化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加大专项治理力度,要突出针对性、实效性。③结合常规性检查把跟带班制度落实、技术管理、培训教育等3个方面作为必查项目入手。

1严政策强措施提升办矿水平

1.1制定标准淘汰落后产能

从当前的煤炭市场行情分析,煤炭产业很不容乐观,另一方面,国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对煤炭行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从煤炭产业政策的要求,不走改造提升,企业将马上面临着关闭,如果要提升产能又要投入大笔资金,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实力再投入,即使改造提升了,对企业的发展也心里没底没信心,所以,现有的很多煤矿企业实际上是处于两难境地。那么作为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应该怎么指导呢?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应该以此为契机对辖区内的所有企业进行调查分类,按照“三个一批”的原则进行处理:①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应该实行关闭的矿井,要严格按照规定予以关闭;②对满足改造提升的条件的矿井,鼓励进行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单井扩能等形式进行提升能力;③介于前面2种类型之间但改造提升难度大又没有发展前景的矿井,主管部门应该引导主动退出并给予适当的补偿,这样既淘汰了落后产能又减少业主的损失。(1)进行全面“摸家底”。摸家底怎么调查,调查哪些内容呢?此项工作应该由行业的主管部门组织调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邀请国土、安监等部门参加,因为只有各行业的主管部门才能根据行业的发展方向、产业政策列出调查的关键要素。调查要注重资料与现场相结合,特别是现场调查必须采取不打招呼“四不两直”的方式,开展暗访暗查、交叉检查、不打招呼、直奔现场,这样才能确保调查不留死角,反映出企业的真实情况。调查内容包括以下要素:企业的体制、性质、股东结构、备用金、前5年的产量及盈亏情况、煤质及吨煤成本、总投资及回收情况、安全投入情况、是否存在纠纷、历年来的事故情况、安全生产条件、生产规模及生产能力、地质勘探程度、煤层的赋存条件、剩余储量及服务年限、水文地质条件及类型、开采布局、是否存在超层越界现象等等,这些要素基本能体现出煤矿企业的综合实力。(2)制定淘汰评估相关标准。除了产业政策规定应该关闭的13类煤矿及开采范围与自然保护区、名胜风景区、饮水源保护区等区域重叠的煤矿外,煤炭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的煤矿进行全面的考评梳理,以调查内容为主项参照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考评办法,制定考核评估煤矿综合实力的细则、标准和评分办法,成立考评组和监督组,公正、客观进行逐矿评分,反映各煤矿实际情况。考评结束后,将辖区内的所有煤矿进行排序分类并提交给监督组进行审核通过生效。(3)引导主动退出出台资金补助和转型优惠政策。由于产业政策被关闭淘汰的煤矿,由县政府积极争取国家、省、市级资金补助,并将国家、省、市级补助资金按政策全额拨付企业,同时向省级有关部门争取剩余储量价款、生态保证金返还;另外经过引导积极主动退出对县级化解过剩产能有贡献主动退出关闭的煤矿,除了以上的补助外县级应出台配套的补助和优惠政策,如可按煤矿实际核定产能给予资金补助,建立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职业病的防治、水田的补偿等等,以免给社会造成不稳定因素。有转型的煤矿企业在用地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1.2加大力度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资源整合

(1)鼓励进行兼并重组。按照国家及省关于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精神,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坚持“一个矿区以一个经济主体开发为主”原则,科学合理划分兼并重组区域,确定兼并重组主体,以矿区为单位兼并重组;坚持兼并重组与资源储量相结合的原则,优先为兼并重组主体企业配置被兼并重组矿井的资源。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通过联合兼并、收购、重组,按以大并小、以优并劣、以强并弱进行兼并重组小煤矿,进一步提高安全、环保、能耗、工艺等办矿标准和生产水平。利用2年时间在上一轮兼并重组的基础上对大田县煤矿再次进行兼并重组,到2018年底,力争全县组建3~4家资源好、有资本、技术强、管理水平高,生产能力达到30万t/a以上的煤矿企业,并引导其创新管控体制,实施精细化管理,提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促进全县煤炭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于积极主动进行兼并重组的煤矿企业在项目的申请、证照办理及年检给予优先安排或简化程序。(2)强力推行资源整合。大田县虽然经过矿井的股份整合、资源整合和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解决了矿井井口数多、布局不合理、重复投资、争抢资源纠纷不断、不能形成规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等问题,但还存在单井能力较低、技术力量较弱、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工艺较落后、开采布局不够合理现象,有必要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进行整顿整合,建成一批资源利用率高、安全有保障、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有市场竞争力的煤矿企业。①1证多矿多系统的强制推行资源整合。大田县目前还存在1本采矿证对应多本安全证的现象,如大田县东源煤矿有限公司1本采矿证内涵有4本安全证等这类矿井大多存在重复投资、争抢资源和地盘、越界(采区)开采、管理水平低、生产成本高、安全隐患大等问题,这类矿井的业主都是从眼前的利益出发,不按开采顺序,见煤就采,以掘代采,乱采滥挖,再就是花高工价进行控制地盘,赶进度,有隐患也难以及时整改落实,忽视安全现象严重,在安全方面根本没有保障,如不加以制止和整顿必将酿成大祸。为此,应立即将此类矿井停产整顿,进行一个经济实体整合,再进行重新开采设计,优化生产结构和生产系统,强化技术和现场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有保障、开采布局合理、经济效益好的目标。②鼓励以井田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截止2016年大田县乡镇煤矿有25家(2016年关闭的5家矿井除外),涉及14个井田(井田内矿井间的边界大多是人为划定的界线,且相邻矿井间的边界拐点大多存在共用或重叠现象),生产能力9万t/a及以上的矿井有8家,占矿井数的32%,其余的17家均为生产能力为6万t/a的矿井,占矿井数68%,若按照产业政策生产能力9万t/a以下的矿井到2018年底要关闭,煤矿企业将受到巨大的损失,这其中有一大部分是符合提升改造条件的,除了单井扩能外还可通过资源整合方式提升矿井的生产能力和规模,可以大大减少业主的损失。为此,本着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以大并小,以优并劣的整合原则,鼓励以井田为单位进行资源整合,这样不但矿井数可以大大减少,减少至14家煤矿,为地方的关闭任务和化解过剩产能做贡献,同时也提高了矿井的生产能力,优化开采布局,减少重复投资,提高生产效益,也提高了矿井抗灾减灾的能力。

1.3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提高准入条件

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十三五”期间原则上停止审批新建煤矿项目;单井扩能和资源整合项目一律实行减量置换,单井扩能的按企业为单位进行申报,煤矿企业的生产规模必须达到30万t/a;资源整合项目原则上不超过整合的所有矿井叠加的生产能力。对于已批的在建煤矿项目应按一定比例与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挂钩,同时鼓励已经批准的建设项目申请停建缓建,对于决定停建缓建为地方化解过剩产能有贡献的企业给予政策支持和一定的补助等措施。县级煤炭主管部门应对辖区内改造提升有望的煤矿再次进行梳理,对资源条件好又有一定市场竞争力确需改造提升的煤矿予以优先考虑,对存在业主更换频繁、股东结构不稳定、资金难以维继、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欠薪严重、长时间停产、矿井纠纷不断、安全管理水平不高、拒不执行整改指令等情况的矿井不予或暂缓上报改造提升项目,或作为被兼并、整合对象。

2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大专项治理力度

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是煤矿企业,也是安全生产的直接受益者,煤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应有主动作为,但出于眼前的利益和投入等方面考虑,经常会出现不作为、懒作为、慢作为、漏作为等现象,为此主管部门日常的安全监管除了督促企业落实安全制度、隐患整改、安全投入外,更要注重针对性、实效性,把带班和跟班制度的落实、加强技术管理和抓好安全培训教育等作为常规性必查的项目,抓好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1)督促带班跟班制度的落实。在日常的检查过程中,要检查各煤矿企业是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特别是领导带班和跟班制度,是否严格执行领导干部下井带班和区队管理人员跟班盯岗制度,检查每个带班或跟班人员的履职和交接记录,是否与工人同时下井、同时升井,查看下井轨迹回放,是否做到矿领导带班安全员到工作面跟班,督促班组长组织工人实施,只有这样层层落实,一级抓一级,从上到下,从高层到基层,由点到面,局部至全局,形成安全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把责任、制度、措施、隐患整改落实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到位。(2)加强技术管理。在日常监管中我们发现,煤矿事故的发生,特别是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技术管理不到位或出现漏洞而造成的,大田县部分乡镇煤矿技术力量较薄弱,有的面上看已配齐,实质上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只是技术顾问不能尽全职,有的虽然在岗,但也存在履职不到位现象,再加上有些业主只注重效益轻技术管理的理念,导致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档案管理形同虚设,有的煤矿甚至没有建立矿井技术资料档案,部分矿井甚至连实测图都没有。2015年大田县的“6.30透水事故”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事故矿井的安全管理机构人员严重不足,矿安全监察科只有科长1人,且由安全副矿长兼任,没有其他专职安全员;生产科只有科长1人,且由生产副矿长兼任;调度室为虚设机构,无实际管理人员。各承包队的生产区域未实测填图,工作面也未编制作业规程。井下的开采无序,对老空区也没有进行调查,象瞎子摸象,无头绪,掘进到哪就采到哪,对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没有进行技术论证和调查分析,导致事故的发生。从事故案例中可见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的地位和作用。矿井的安全生产必须有专业技术的支撑,必须促进企业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并按要求履职,建立完善的技术资料档案,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规程,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这是新形势下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前提,是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基础。(3)督促做实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煤矿井下发生的各类事故中,因现场人员缺乏基本的操作知识、操作技能、必要的安全知识、井下抢险救灾和避灾的基本常识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2015年大田县的“6.30透水事故”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教训极其深刻,该矿未按规定组织工人岗前培训和考核,部分工人仅培训2天且未进行考核就安排入井作业。井下工人对工作面透水征兆的识别能力不足,安全防范意识比较薄弱。因此,要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安全培训教育力度,让职工掌握各种安全生产技术、技能和抗灾避灾知识,提高职工的自救、互救能力,安全的警钟常鸣。要防止企业搞走过场的形式主义,要对参加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考核、警示教育等情况进行督查,掌握必要的安全应知应会知识以及井下各类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和知识提高对工作面灾害的识别能力等。

3结束语

在新形势下,煤炭行业要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的局面,必须大力进行产业政策的调控,加大整顿力度,从安全管理入手,向安全要效益,强化现场管理,加强技术管理工作,走规模化、集中化、开采布局合理的道路,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作者:陈吉铪 单位:大田县煤炭管理局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886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煤矿安全通风管理及通风事故的防范

下一篇: 工程质量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的作用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