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矿石化验 >> 某稀土矿原地浸矿工业试验研究

某稀土矿原地浸矿工业试验研究

发布日期:2020-06-26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李刚   浏览次数:7787

选矿推荐

      1  试验矿块概况

试验矿块位于矿区北部,山体地表植被较多,稀土品位一般,该矿体为简单地质类型矿,总体上属高钇低铕型矿种。通过对该试验矿块进行生产勘探,矿体按 0.02%(离子相)圈定,面积为 3894m2 ,矿块平均厚度为 9.77m,离子相平均品位 0.065%,全相平均品位 0.13%,矿体体积 38044.38m3,矿石比重 1.50t/m3 ,矿石量 57066.57t,矿块离子相储量为37.09t,全相储量为 74.18t。

2  浸收机理

交换状态的稀土阳离子遇到交换势能更大的阳离子时,就可被其交换下来,在原地浸矿时,将浸矿液注入矿体,溶液中交换势更大的阳离子与呈吸附态的稀土离子发生交换作用,使稀土离子进入浸出液。这个多向固液交换体系的过程是 :渗透—扩散—交换—再扩散—再渗透,扩散动力是浓度差。不断注入矿体中的溶液(或顶水)挤出已发生交换作用的稀土浸出液。

3  试验过程

环保工程、避水工程、管路工程、注液工程、收液工程等、监控工程是原地金矿工程试验过程中重要环节。试验浸采工程预计 4 个月左右,硫酸铵的注入量为 160t 左右,总注入液量 82865m3 (含顶水),母液的总收液量 75946m3 ,其回收率可达 90% 以上,共计回收稀土 30t,稀土的回收率可达 80% 左右,完成浸采作业后,有专人对管路进行回收,封堵注液孔。

3.1 注液工程

注液工作分两步进行 :先注硫酸铵浸矿液,后注顶水。注液顺序由上往下逐排分段进行。注液计量通过配液池的刻度标注来进行计量。

硫酸铵浸矿液加注时间历时 29天,共注入硫酸铵 163t,累计共注入硫酸铵溶液 13261m3 ;注液浓度先浓后淡,其中前 16 天内硫酸铵浓度为 1.5%,注入硫酸铵溶液 6105m3,后 13 天内硫酸铵浓度为 1%,注入硫酸铵溶液 7156m3 ,为了保证注液工作正常进行,每天分两班人员巡山,防止硫酸铵溶液跑、冒、滴、漏发生,及时检查注液管路,调整注液孔上的龙头控制好流速,使注液孔内水面保持一定的水头高度,让注液水面刚好浸没棘草(即矿石与表土分界线)处,使浸矿效果达到最佳。

硫酸铵浸矿液注夜完成后开始加注顶水,即将回收母液处理后,不再添加硫酸铵,直接注入试验矿块。加注顶水共历时 90 天,累计共注入顶水量 69604m3。

3.2 收液工程

收液计量由通过安装在母液管的流量计计算。试验矿块自注液 8 天后开始个别导流孔陆续出液,但硫酸铵和稀土均未出现 ;注液 15 天后母液中开始出现有硫酸铵存在,但未发现含有稀土 ;自注液 17 天后母液中开始出现稀土,稀土浓度为 0.08g/L,注液 35 天后达到最高,稀土浓度为 1.05g/L,高峰期较短,稀土浓度开始逐渐下降,直到浓度降至0.07g/L。稀土综合回收率达到 78.2%。

3.3 试验监测

试验监测分为日常生产监测和环评监测。日常生产监测主要包括日注液量、硫酸铵浓度、pH 值 ;日母液回收量、硫酸铵浓度、稀土浓度、pH 值 ;日稀土沉淀量等。环评监测主要包括浸矿前后土壤变化监测、地表水变化监测、地下水水位、水质监测、降雨量监测以及各泉或矿块与第四系边界基岩露头处的渗出液监测等内容。

试验矿块的监测从硫酸铵浸矿液加注前 13天开始取本底值样,到加注顶水结束后 20 天最后一次取样监测。监测取样工作历时 152天。经过实验研究得出结果,因使用清污分流和一些防渗方法,在浸矿施工中或完成后,监测到的井下水含氨氮指标维

持在最低值范围内,数值变化较小,注浸矿液对下游水环境未产生影响。马头山裸脚式离子型稀土资源适用于原地浸矿工艺进行开发,使用合理防渗技术可避免地表与井下水的污染,试验取得较好的环境效益。

4  结论

(1)通过本次原地浸矿工业试验,有效控制了离子型稀土资源开采成本,母液累计回收率达到 91.65%,稀土综合回收率达到 78.2%(离子相)的技术指标,共回收稀土29.01t,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该矿区试验矿块采用原地浸矿工艺开采成本低,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价值高,建议在该矿区推广应用该工艺,充分利用离子型稀土这一宝贵资源。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7787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王会庄稀土矿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前景分析

下一篇: 离子型稀土矿山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探讨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