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矿业综合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全面提升支撑服务能力纪实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全面提升支撑服务能力纪实

发布日期:2017-10-13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xuyang   浏览次数:2023

选矿推荐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全面提升支撑服务能力纪实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简称“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始建于1956年,是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直属事业单位,属国家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组成部分,也是国家公益性地质调查队伍的骨干力量。该所主要开展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基础理论和学科创新、应用研究、战略研究、综合编图、地质调查和地下水资源评价、城市地质、农业地质、军事地质、灾害地质、地热及浅层地温能利用、应对气候变化等相关研究、实验测试、信息化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技术服务等工作。

目前,中国地调局水环所有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矿泉水及环境监测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污染机理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野外试验研究基地、国土资源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科普基地、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国家干热岩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国土资源部国家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基地等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中国国家专业委员会,中国地质学会水文地质专业委员会、地热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河北省矿泉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挂靠在所内。

国土资源部原副部长汪民考察该所信息制图室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赵凤桐调研该所党风廉政建设

砥砺奋进·开创水工环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中国地调局水环所认真贯彻落实国土资源部党组、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重大决策部署,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坚定夯实基础,拓展服务领域,调整学科结构,创新工作机制,营造潜心研究氛围,深化精细管理服务,加强统筹组织协调,提升质量效益水平,立足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创新引领、攻坚示范、集成提升、专业服务四方面作用的总体思路,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做足水工环这篇大文章。

该所先后部署开展了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全国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评价、全国地热资源现状评价与区划、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第四纪地质与黄土调查研究等国家重大基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社会服务项目,在区域水循环、地热资源、水文地球化学、同位素水文地质、黄土与__变化、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地下水微生态学等分支学科和专业编图方面取得大批重要科技成果,支撑引领了我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事业发展,在创新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推动我国水工环的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研考察该所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赵凤桐调研该所党风廉政建设

(一)聚焦国家需求取得累累硕果

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的正确领导下,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党委抓住地质事业转折上升的大好机遇,团结带领全所职工,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影响力的成果。

——组织实施“主要含水层水质综合调查工程”,牵头组织开展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调查面积440万平方千米,覆盖了全国主要人口密集区、经济发达区和部分生态脆弱区。探索了调查程序、采样规程,规范了质量控制方法;提出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层级评价理论;建立了国土资源部有机分析实验室。调查成果表明:我国主要平原及丘陵区地下水质量总体尚好,存在“六高”特征,即高铁锰、高硬度、高硫酸盐、高氟、高砷和高溶解性总固体;地下水已呈现“五化”及“三大类污染”,即盐化、硬化、硝化、酸化和类型多样化,以及氮污染、重金属污染和微量有机污染。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为国务院颁布的《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制定等提供了基础数据;有力支撑了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实施及《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执法检查等。配合中办对腾格里沙漠区进行地下水污染调查,提交《西北地区地下水污染有关情况报告》。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在调研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中办督查室专门向该所发来感谢信。首轮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已全面完成,区域地下水质量总体评价结果纳入《中国地球化学调查报告》。该报告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__尺度地球化学国际研究中心成立仪式上发布。

我国__干热岩科学深钻开钻

积极支援华北抗旱找水服务地方民生

——组织实施“全国地热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示范工程”,组织完成全国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温能调查,31个省(区、市)地下热水资源调查,启动了干热岩资源调查,基本查明我国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分布特征与开发利用现状,初步评价了全国地热资源量。结果表明,我国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约26亿吨,现状年开采量仅相当于2100万吨标准煤,开发利用潜力巨大。我国干热岩资源初步评估折合标准煤达856万亿吨,其2%的可开采量即相当于2015年全国能源消耗的4000倍。我国现状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800万吨,减排效果显著。我国地热资源主要用于旅游疗养、供暖制冷、种殖养殖等,年产值约7500亿元,超过我国2015年GDP的1%。京津冀地区地热资源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3.43亿吨,可基本满足该地区建筑物供暖制冷需求。长江经济带浅层地温能年可开采量折合标准煤3.1亿吨,可基本满足长江中下游地区冬季供暖需求。地热资源及干热岩调查也取得重大进展,在西藏230米深度钻获205摄氏度高温蒸汽,首次开展我国干热岩科学深钻。

——组织实施全国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调查评价,系统总结了我国主要平原和盆地的地下水系统空间结构模型、地下水循环演化特征、地下水资源及其环境问题,建立了地下水资源动态评价平台。系统地划分了我国北方地下水系统,并从含水层空间结构、区域地下水循环、地下水系统分级、地下水系统边界等方面对比分析了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盆地地下水系统之间的差异性。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区域地下水系统发生了明显的演变。提出地下水功能评价方法,建立了北方地区地下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完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的功能评价与区划。系统总结了北方各平原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方法应用状况以及模型建立条件,建成了集地下水资源调查数据库支撑环境、地下水资源可持续评价能力支撑环境、地下水资源共享服务环境与一体的地下水动态评价平台,集成了北方八大平原盆地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实体数据库。重新评价了地下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潜力,系统分析了地下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因素和各主要平原盆地地下水开采程度的差异。通过国土资源部提交国务院的“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状况及防治建议”获得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批示,优先启动了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基于该成果编制的《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为京津冀一体化建设提供了科学基础。该成果荣获国土资源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地质调查成果一等奖、中国地质学会年度十大进展。

科研人员测定地下水流速流向

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调查

——组织实施重要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先后完成宁东、新疆准东、神东、冀中、青海、晋东大型煤炭基地1∶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面积9535平方千米。基本查明了我国重要资源能源基地含水层结构、地下水补径排条件和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提出了含水层保护、解决缺水问题和老空水防治的对策建议,实施一批探采结合井,有力地解决了矿区缺水问题,为我国重要资源能源基地的含水层保护和缺水问题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编制了一批1:5万水文地质图件,建立了能源基地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系统,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地质环境保护和灾害防治提供了科技支撑。

——组织开展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查明了我国306个主要城市地质环境问题及成因,建立了各城市地质问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并提出了防治对策建议,成果明显提高了我国城市地质研究的总体水平,分析了我国主要城市地下水资源、地质景观资源、地热与矿泉水等资源状况及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对资源潜力做了初步评估。为306个主要城市初选出677个后备水源地,初步评估了地下水水源地资源量与应急供水潜力。建立了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数据库及评价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全国主要城市环境地质调查资料信息浏览、查询、检索与共享。项目相关成果以地质调查专报形式报送国家有关部门参阅。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的需求,创新农田区井渠遥感识别解译关键技术,首次查明我国主要粮食基地的13个主产区分布范围、作物布局结构和灌溉农业开采地下水状况,揭示了农业超采区地下水位“强降-弱升”规律,破解了黄淮海平原农业区地下水超采程度与气候变化、农作物播种强度、陆表水文和地下水资源状况之间机制,创建了适宜我国粮食主产区地下水保障能力评价理论与方法,建立了“安全保障”及“无法保障”评价指标体系。首次阐明我国粮食主产区灌溉农业对地下水依赖程度和地下水资源保障能力状况,指明黄淮海平原耗水农作物需重点优化调整范围、程度和缓解农业超采地下水对策,为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提供重大科学依据。成果荣获2015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科技十大进展和中国地质学会2015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首次获批国家973项目华北平原地下水演变机制与调控研究,该项目也是我国地下水科学领域的__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石建省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复建了华北平原60年来地下水动力场演变特征,识别了地下水动力场对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的响应规律,深化了含水层非均质性、包气带水力参数变化、深厚包气带水势温度动态响应、深部承压含水层释水沉降机理等认识;通过膜效应试验分析了越流机理,开展了地下水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构建了地下水危机临界识别指标,提出了缓解华北平原地下水危机的调控措施,显著提升了我国大型盆地地下水系统研究的整体水平,为缓解华北平原水资源紧缺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项目成果荣获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科学院2013年度十大地质科技进展。

——组织实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群矿采煤驱动下含水层结构变异对区域水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关键隔水层’的煤矿突水预警系统成功预报10余次突涌水”。项目以长治盆地作为背景研究区,着重研究采空区覆岩含水介质动态发育特征与含水层结构变异的响应机制、水文地质结构演化与地下水流模式耦合效应,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空区覆岩渗透性跃变曲面“椭抛凹形体”的存在,从根本上确定了采空区覆岩含水介质渗透性演化特征以及上覆含水层结构破坏规律;研究了煤层采厚与含水层结构变异关联性,推导出含水层安全性临界条件,划分了含水层等级,提供了矿坑突涌水来源判断的新方法,拓宽了导水裂隙带高度的应用方向;首次实现了采空区覆岩含水层流场物理模拟,准确刻画采动条件下覆岩含水层流场的变化特征,为研究矿区含水层流场演化提供了新的研究手段。成果荣获2016年度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

——由卢耀如院士主持,水环所作为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海西经济区(闽江、九龙江等流域)生态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挂靠单位,提出了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明确阐述了海西经济区今后发展的重要思路,研究成果对于海西经济区的建设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报告已由中国工程院上报国务院,得到中央领导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就报告批示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高度重视并专门发函给卢耀如院士,成果在国家规划层面起到了显著战略参考作用。由多吉院士、王贵玲研究员主持的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战略研究,通过利用__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对我国各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以及开发利用用途进行分析总结。圈定具有开发利用前景的高温、中低温地热区(田),提出地热发电规模及远景布局。查明我国干热岩资源分布,圈定若干干热岩远景分布区,提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集约化目标及方向。开展了地下热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趋势研究,为地热资源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制定出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研究路线图,为国家相关部委提供决策依据。

——组织实施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华北平原典型地区地下水回灌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开发总结了一套高效回灌技术系统及防堵处理关键技术方法;建立了区域-研究区-试验场三级地下水数值模拟耦合模型和地下水管理信息系统与操作手册;总结了区域地下水人工回灌类型、主要模式及亚模式,为今后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提供了技术方法支持和实际依据。国土资源公益性专项项目“地下水气体环境示踪剂测年技术研发”,在地下水碳14测年方法基础上构建了涵盖100万年以内年龄范围的地下水测年方法体系,通过典型区地下水测年技术应用与示范,形成了地下水测年应用技术体系,为地球系统演化与环境过程动力学研究,为水文地质学、海洋学和冰川学研究及相关地质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估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分析了城镇地质环境安全评价集成技术和城市地质环境风险评估防控技术,建立了城市地质环境与城市发展适应性快速评价模型,形成了相应的数据库信息评价系统,将遥感观测手段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提升了城市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的效率与准确性,形成了城市地质环境监测-评价-防控的一体化集成技术,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改造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地质技术支撑。

——编制完成《中国水文地质图1∶500万》、《中国地下水资源图1:500万》、《中国地下水环境图1∶500万》、《中国地热资源图1:500万》、《中国第四纪图1∶500万》、《中国北方主要盆地平原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图集》、《中国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图集》、《中国主要城市地质图集》、《中国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图集》等全国和区域性图件和图集。国际合作完成《亚洲水文地质图1∶800万》、《亚洲地下水资源图1∶800万》、《亚洲地热图1∶800万》、《亚洲地下水环境图1∶800万》、《亚洲地下水开发与地质环境互馈效应图1∶800万》、《亚洲地下水生态环境图1∶800万》、《中国南部与东南亚水文地质图》等洲际图件。编制完成《1:5万水文地质编图规范》和《1∶100万水文地质编图规范》。

——坚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积极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家重大需求,先后编制完成《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报告》、《中国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报告(公众版)》、《中国地下水资源调查报告》、《中国主要城市地质环境调查报告》、《中国地热志》、《京津冀地区国土资源与环境地质图集》等一系列成果报告,为生态文明建设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先后与美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合作,启动了我国地球关键带地质环境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通过在1∶5万水文地质调查方面合作,提升了我国大比例尺水文地质调查技术。与东南亚、中亚开展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编图与人员培训方面成果丰富,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可,为东南亚培训水工环人员近百人,推动了东南亚地区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工作开展,完成了湄公河流域地下水与环境、湄公河跨界含水层研究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

(二)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中国地调局水环所通过研发水中挥发性有机物单体同位素分析技术、微生物分子生物学检测高新技术、硝酸盐同位素反硝化细菌法测试技术等,已形成国际先进、国内__的水土质量与污染样品测试、地下水同位素、微生物、第四系测年等实验室;研制了碳纳米管悬浮溶液制作技术、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技术等,构建了地下水污染修复技术体系;建立了代表华北平原典型岩性组合最大的蒸渗系统,形成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的科学研究原位试验基地;构建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污染、地热等领域调查评价技术方法体系,指导我国该领域调查评价工作。目前,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已成为国内水工环领域测试、试验、调查与评价技术支撑中心。

在地下水污染调查方面,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建立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全流程现代化取样分析技术体系,成功研制系列取样器解决痕量组分采集等技术难题,发展高效实用的现场调查技术及离线萃取技术,快速准确地查明了重点地区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全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项目实施提供了样品采集质量保证;通过高分辨率遥感解译调查土地利用类型与污染源时空分布,解析污染发生发展过程;构建了有机分析实验平台,建立远程实时质量监控网络系统,规范和认定一批有机污染物样品分析实验室,对全国33个实验室实现网络远程质量监控;基于统一数据库标准,构建了我国__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调查评价信息系统,保证地下水污染调查海量数据管理与评价效率。提出地下水污染单指标标准指数法,较好地区分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能客观反映区域地下水污染状况。基于区域地下水污染风险,构建了地下水污染防治区划方法。显著提高了我国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技术水平。相关成果荣获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2014年度地质科技十大进展。

在深部地热探测与评价方面,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具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综合评价水平,依托中国地质调查局地热资源调查中心的深部实验室拥有250℃多参数测井车、干热岩热能驱替实验系统、多功能电法工作站,地热探管和测井系统等国内领先的深部探测设备。同时依靠地热创新团队,具备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区域、不同层次地热资源分级评价的核心技术,参与了地热资源评价相关规程规范的编制,掌握全国不同层次的地热资源探测程度,尤其在深部干热岩资源探测评价上具备国内领先的技术水平,评价了全国干热岩资源潜力。提出我国干热岩资源成藏机理与分类,编写完成干热岩资源调查评价工作指南,形成干热岩资源成藏理论。编制完成京津冀地热能开发利用对策建议报告,初步建成河北献县深部地热综合利用试验场。

在地下水污染修复方面,综合应用物理、化学、环境水文地质、微生物学及相关模拟技术,研究废物地质处置、场地及其环境的污染预防、控制与修复的地质和微生物方法技术中重要的前沿课题和关键的技术问题,为污染场地及其地质环境保护和改善提供科学理论和技术支撑,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研制成功BFA型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可以将重金属污染农田改造为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富锌农田,施用后对多种作物均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利用“地学、生态工程学处理技术”对北京牛口峪水库入库污水的处理,在国内外尚属首次,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被国内外专家赞誉为“治标治本的中医疗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化研究与应用方面,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制定了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数据库等信息化标准;研发了一系列支持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信息化的软件系统,搭建了集调查数据采集与数据库建设支撑环境、可持续评价能力支撑环境于一体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信息化数据处理平台,逐步形成“数据获取、数据库建设、数据分析、模型评价、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三维可视化、辅助编图、产品制作、综合成果管理和成果信息社会服务”的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全流程信息化体系,形成了地下水与环境数据中心,并通过研发的服务系统向社会提供在线信息服务。

在编图技术规范方面,中国地调局水环所继承和发展水文地质编图理论和技术,提出“地下水与环境地图时空认知理论”。在地下水与环境信息的综合整理与分析集成方面起到了广泛指导作用,“遥感、地理信息与空间模型的融合”、“系统、局部和点上信息综合”等编图技术与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

该所还引进国土资源系统首台千万级加速器质谱仪,建立专用于地下水兼顾固体环境样品加速器质谱测年实验室并提供高精度的分析数据,为我国地下水科学等相关学科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工作思路,推动地质、水文、海洋及环境等学科研究走向国际前沿。氢氧同位素、碳氮同位素获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空白,为开展水文、地质、环境学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实现了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在化学计量、标准物质、同位素分析领域的新突破。

该所自主研发的两项技术被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发布的《南南科技合作应对气候变化适用技术手册》收录发布。“软土层快速成井装置”专利技术为软土层地区地下水开采提供了便捷方法,对我国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以及内陆地下水位较浅地区农村实现以家庭为单位分散供水意义重大。“浅部贫水层地下水开发及雨洪水集成利用技术”成功实现华北平原东部浅层地下水、雨洪水和河水的循环巧用,有效促进了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咸水区的水土改良。

(三)打造创新平台夯实人才保障

中国地调局水环所党委始终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按照“五问”、“五不唯”标准,多措并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保障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成立由所长石建省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人才政策,协调规划实施,建立“一把手”负责制、主管领导牵头组织、人事部门组织实施、多部门协作的工作机制,将人才工作纳入所和各部门考核指标体系。

二是积极落实人才工作保障措施,建立完善科学规范的人才培养开发、人才引聘、人才考评、选拔聘用、激励保障等机制以及人才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人才涌现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完善人才发展投入机制,加大人才开发经费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发展基金,统筹安排人才开发培养经费,保证引进人才工资福利待遇、住房待遇、各种奖励等资金落实。足额提取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保证参与各类培训、继续教育等资金的落实。营造良好的人才学术环境。优化科研管理环境,优化学术民主环境,优化学术诚信环境,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外部环境。

三是充分发挥团队在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业绩产出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激发和释放了创新潜能和活力,构筑了“团队+平台”业务运行新体系。制定了副总工程师、副总经济师、业务部门负责人、工程首席科学家、学科带头人、学术团队负责人责任与权力暂行规定(试行)。组建以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污染、地热3个优势业务集群,以区域水文地质、同位素水文地质等13个重点学科方向,以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等46个创新学术团队,形成业务发展新格局。

目前,水环所在编人员326人,正高级45人,副高级59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2%。院士3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李四光地质科技奖1人,国土资源部领军人才2人、杰出青年2人、万人计划1人;中国地质调查局杰出地质人才2人、优秀地质人才3人。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工程首席专家2人,二级项目负责人12人。荣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中国地质科学院新华联科技奖3人、河北省先进工作者1人。

未来发展蓝图绘就

新形势下,水工环科技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从以往的学术兴趣驱动到需求导向、服务引领、社会参与的复杂业务驱动体系形成;从关注地下水资源数量为主到数量、质量、生态、社会并重,开展多尺度、多时度、多学科、多圈层融合的地球系统科学理论指导下的创新研究;从现象和过程描述到机理探索研究,依靠技术创新促进理论创新,集成水工环调查、监测、研究、服务一体化,依托信息化与大数据支撑水工环科技创新发展。这些新态势必将对水环所科技事业创新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中国地调局水环所未来发展目标是全面提升依靠水工环科技创新解决重大资源、环境和基础水工环地质问题的能力。到2020年,率先在同位素水文地质、区域地下水资源评价、干热岩成藏机理、地下水污染运移等学术方向达到国际__水平。到2030年,实现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污染、地热资源等核心业务领域全面达到国际__水平。到2050年,支撑引领我国水工环地质科技实现总体上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目标。

对此,水环所将重点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

一是把握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按照“率先__、总体__、总体领先”三步走布局,确定“十三五”期间率先实现__的目标和方向,重点支持,早日突破。在理论创新方面,要立足自然与人为共同作用下复杂非均质含水介质中地下水流的物理、化学、生物、热迁移转化过程的边界效应、尺度效应等核心基础理论问题,引领区域水文地质学科发展潮流,带动和支撑地下水资源利用与保护、地下水质量保护与污染防控、干热岩资源成藏机理与开发利用、__变化的地下水响应等重大应用性科学问题的解决。在技术创新方面,要大力发展水工环调查新技术体系,重点突破小口径快速钻进、现场(孔内)快速获取水文地质参数等技术。加快研发地下水测年、溶质运移物理模拟等对水文地质理论创新具有显著支撑作用的新技术。

二是强化创新能力和支撑平台建设。大力提升野外探(观)测、实验测试、物理模拟、数值模拟等创新支撑能力,加快建设__科技平台步伐,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建设的突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以全新的顶层设计理念,突破现有体制制约和单位界线,探索创建深部水-热资源利用、地球关键带观测、地下水污染防控、区域地下水演变等新机制协同创新平台,构筑地质科技创新的人才-设备-创新产出“高地”。提升《地下水科学与工程》(英文版)学术期刊品质水平,尽快实现SCI收录,努力办成本领域国际__学术期刊。

三是大力加强人才与团队建设。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综合素质最高、学科领域最齐全的水文地质科技创新专门人才队伍,建强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污染、地热三个优势业务集群,重点发展5~10个优势学科领域,支持20~30个优秀创新团队快速提升创新业绩。深入践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核心价值观,倡导宽容失败、宽待脑力贡献,维护团结和谐局面。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国际合作水平。

四是优化科技投入,加强稳定支持。合理分配科技资源,优化科技投入结构。保持承担地质调查任务总体规模适度,加强竞争承担国家科技研发计划等力度,提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承担级次,发挥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型人才持续从事创新研究的作用,通过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增加社会科技投入。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2023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发展纪实

下一篇: 工信部:动力电池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