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地质勘查 >> 砂矿地质勘查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砂(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研究程度

砂矿地质勘查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砂(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研究程度

发布日期:2021-06-18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张志良   浏览次数:50408

选矿推荐

 
 
  1.1矿产勘查工作
 
  1.1.1总则
 
  应搜集和研究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和查明矿区地质、矿体地质、开采技术条件、矿砂(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综合评价等,根据不同勘查阶段对其要求程度不同。
 
  1.1.2区域地质
 
  搜集并研究与成矿有关的区域地层、地质构造和新构造活动、岩浆岩、变质岩、蚀变、矿化特点、第四纪地质及其与砂矿的形成关系;区域地貌特征,地貌与砂矿的形成关系。
 
  1.1.3勘查区地质
 
  调查研究矿区内地层、构造、新构造活动、岩浆岩、变质岩、蚀变、矿化特点、第四纪地质及其与砂矿的形成关系;矿区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矿区内松散沉(堆)积物的层序、时代、岩性、厚度、沉积环境、空间分布及其与砂矿的关系。
 
  1.1.4矿体地质
 
  1.1.4.1研究矿体特征,控制矿体总体分布范围,查明矿体数量、规模、形态、产状和空间位置及赋存于不同地貌单元中矿体之间的关系。
 
  1.1.4.2研究砂矿层类型,调查研究砂矿层结构、构造,矿物和粒度组成。根据胶结程度将砂矿层划分为胶结型、半胶结型和松散型:位于高寒地区的矿床,根据冻结程度划分为冻结型和非冻结型。查明各砂矿层类型的分布范围、砂矿层的容水性、含泥率、含冰率、巨砾率、体积质量(体重)和松散系数等。
 
  1.1.4.3研究矿砂质量,查明目的矿物和共、伴生重矿物的形态、表面特征和粒度组成并测试目的矿物和伴生有用重矿物化学成分,贵金属应测定其成色。
 
  1.1.5开采技术条件
 
  1.1.5.1研究水文地质条件,凋查充水矿床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产状、分布及埋藏条件:主要含水层的透水性、富水性;地下水水位、水量、水质、水温及动态变化,地下水与地表水的水力联系:确定水文地质复杂程度及其类型:指出矿山生产用水及生活用水供水水源方向。根据矿床规模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编制比例尺(1:10000)~(1:5000)矿床水文地质图。
 
  a)露天开采矿床:调查矿区内河流和其他地表水体的分布范围、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变化、流速、流量、水温、水质,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b)地下开采矿床:调查矿床的顶、底板主要充水含水层的分布、厚度、渗透性及动态变化,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主要含水层与相邻含水层或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方式及密切程度,确定矿床的主要充水因素,评估地下水对矿床开采的影响:
 
  c)冻土区矿床:调查矿床的冻土类型、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冻土温度、含冰率,测定季节冻土最大融化深度,搜集非含矿层剥离后多年冻土的融解速度,并采集样品测定其渗透系数。
 
  1.1.5.2研究工程地质条件,依据采掘方式的不同针对相关问题,结合地质勘查查明矿床工程地质条件,预测矿床开采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船采和露天开采矿床应编制矿体顶、底板等高线基岩地质图,比例尺视矿体规模而定。
 
  a)采掘船开采矿床查明:矿体底板基岩岩层产状、岩性、硬度、风化程度、节理裂隙发育情况及基岩块度,岩溶发育程度及分布规律,矿体顶板(地表)和底板纵向、横向坡度及其变化规律,测定砂矿层水上、水下稳定边坡角和尾砂各粒级(按<10
 
  mm、10mm~20mm、>20mm)水上、水下安息角,并计算剥采比;凋查矿床内旧采迹分布范围及开采方式,查明矿体上覆树木、果园、农田、鱼塘、民用与工业建(构)筑物、铁路、公路、桥梁(涵)、输电线路及其他设施和地下障碍物的分布情况。查明影响船采合理布局的高帮(或干帮)①、洪水淹没范围及胶结层、底板可挖性,当影响船采合理布局时,应向投资者提出委托有资质的开采设计单位做可行性研究,并应确定船采或其他开采方式可行或不可行的结论,当枯水期高帮(或干帮)水上高度大于所拟选用的采船水上挖掘高度2m时,应圈出其分布范围(见附录D):调查超过采船允许砾径的巨砾分布情况,统计其百立方米所含巨砾个数;对超过允许个数的范围,应单独圈出(见附录D);查明胶结层层数、厚度、胶结物成分、胶结强度及空间分布范围和规律,对胶结层可挖性经试验做出评估,位于船采不可挖掘的胶结层之下的矿砂应予以圈定。搜集并查明与船采清底有关的底板基岩可挖性方面的资料。当两相邻削面的坡度大于拟选采船允许坡度时,应在相应图件上标注(见附录D)。查明在枯水期,基岩位于枯水期水位线之下深度,其深度小于拟选采船吃水深度与安全间距之和时,应在相应图件上予以注记,应考察有无提高水位的可能性,并予以阐明(见附录D)。当混合砂在丰水期水位线以下厚度超过拟选采船的最大挖深时,应在图件上予以注记,考察并阐明有无可降低水位的有利条件(见附录D);b)地下开采矿床查明:矿体顶板、底板的围岩物理力学性质并评价其稳固性;泥砂层和流砂层的厚度与分布范围;底板岩溶的发育程度、形态特征及分布规律;调查老窿及其充填情况;查明岩溶充填矿床可能出现的充填泥砂坍塌及疏干排水可能产生的地面塌陷及其对开采的影响;划分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和工程地质类型,预测矿床开采时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c)露天开采矿床查明:矿体底板起伏、可挖掘性、边坡的稳定性等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
 
  1.1.5.3研究环境地质,查明矿床的环境地质背景,测定对人体有害成分及其含量、放射性物质含量(做放射性顺便检查),超过允许含量的应圈定其范围。查明矿床内各种自然物理地质现象,如岩崩、滑坡、地裂、岩溶、山洪、泥石流等发育程度、范围、产生的条件,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当其对矿床开采有影响时则应提出治理意见。搜集区内地震史、地震烈度和新构造活动的资料,阐明区内地震地质情况,对矿区稳定性做出评价。顶测在矿床开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预防措施的建议。评估矿床开采后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治理措施,如尾砂排放、农田或植被的复垦、复植、水源污染的净化处理等。
 
  1.1.6矿砂加工选治技术性能试验
 
  砂矿矿砂一般多为易选,普查阶段可与类似砂矿矿区矿砂类比,若为新类型须做可选性试验;详查与勘探阶段应进行可选性试验或实验室流程试验,若为难选矿砂应做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
 
  试验工作应根据勘查阶段。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具体要求执行《矿产勘查各阶段选治试验程度的暂行规定(储发[1987]27号)》文。
 
  1.1.7综合评价
 
  我国已勘查的金属矿产砂矿表明,有用重矿物多与勘查的目的矿物同体共、伴生,在选目的矿物过程中共、伴生的重矿物将同时被回收。在勘查过程中应综合考虑,整体勘查,运用综合指标圈定矿休,并进行综合评价。
 
  1.2勘查各阶段要求
 
  1.2.1预查
 
  在搜集顶查范围内已有的地质资料、矿产地质、遥感、物探、化探等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的地质背景,分析与研究形成砂矿的物质来源与砂矿形成的可能性;调查区域内新构造活动:大致划分区域地貌单元,结合地貌特征及第四纪地质,以及野外路线调查,与已知成矿地质条件类似的矿区进行类比,综合分析成矿地质条件;沿河流、沟谷、残坡积等成矿地段进行重砂取样,或以极少量工程验证,预测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成矿潜力较大的地区。当有相应资料时,可估算资源量,并编制1:50000比例尺的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图与成矿预测图。
 
  1.2.2普查
 
  1.2.2.1在预查圈出的普查区,进行比例尺(1:25000)~(1:50000)的基岩地质、地貌及第四纪地质填图。对原生矿床、矿点、矿化点周围的沟谷进行调查。大致查明新构造活动、地貌特征并划分地貌单元;大致查明松散沉(堆)积物的层序、时代、岩性、厚度、空间分布、沉积环境及其与砂矿的形成关系;以稀疏的取样工程大致控制砂矿层(体),大致查明其含矿性、砂矿层类型与矿砂质量,并注意综合评价。
 
  1.2.2.2矿砂的可选性可与邻区或同类型已开采矿区进行对比,从其砂矿层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矿物粒度、目的矿物,以及共、伴生重矿物的粒度、形态、表面特征及影响选矿的含泥率等因素进行研究,并对矿砂可选性做出概略评价。对难于类比或新类型的矿砂,应进行可选性试验,为后续勘查工作提供依据。
 
  1.2.2.3大致了解矿床开采技术条件,搜集区域范围内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资料,为详查提供依据。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依据与同类型矿山开采资料的对比,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做出评价;对拟选详查区,当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或地下水较丰富时,应适当进行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以及近矿岩石强度等。
 
  1.2.2.4根据普查所获得的地质矿产资料及国内、外对该矿产资源的需求,采用类比方法进行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研究有无投资机会,是否转入详查。
 
  1.2.2.5采用一般工业指标或邻近地区同类型矿区的生产指标,或用合同书上规定的指标,选择合理的参数,估算资源量。
 
  1.2.3详查
 
  1.2.3.1在普查圈出的详查区,通过比例尺(1:10000)~(1:5000)地质填图及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比普查阶段密的系统勘查工程取样,详细研究矿区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基本查明地貌与砂矿形成的关系;基本查明松散沉(堆)积物的层序、时代、岩性、厚度、空间分布及沉积环境;控制砂矿层的总体分布,基本确定砂矿层的长度、宽度、厚度、品位及砂矿层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砂的物质组成和矿砂质量;对可供综合利用的共、伴生重矿物应做相应的评价。
 
  1.2.3.2对矿床开采可能影响的范围(矿山疏排水水位下降区、地面变形破坏区、矿山废弃物堆放场及其可能污染区),开展详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基本查明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对于地下开采矿床应选择代表性地段,对矿床充水的主要含水层及砂矿层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钻探试验研究,初步确定矿床充水的主(次)要含水层及其水文地质参数、砂矿层围岩岩体质量及主要不良层位,估算矿坑涌水量,指出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对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的复杂性做出评价。
 
  1.2.3.3对矿砂的加工性能应进行相应阶段的选矿试验研究。对于难选的矿砂应作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若直接提供开发利用,试验程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1.2.3.4在详查区内,根据系统的勘查工程取样资料,以及实测的各项参数,用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估算资源量,或经预可行性研究,分别估算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
 
  1.2.4勘探
 
  1.2.1.1在详查圈定的勘探区内,通过比例尺(1:5000)-(1:1000)地质填图和加密各种取样工程及相应工作,依据所取得的新资料,详细研究勘探区内的地层、详细划分地貌单元(含微地貌)、详细研究地貌与形成砂矿的关系;详细查明区内松散沉(堆)积物的层序、时代、岩性、厚度、空间分布及沉积环境与砂矿的关系。
 
  1.2.1.2详细控制主要砂矿层、空间分布,砂矿层的分支、复合、膨缩等变化情况;详细研究砂矿层类型并查明其分布范围和所占比例;详细查明矿砂质量、目的矿物,共、伴生有用重矿物的种类及其富集和变化规律。根据控矿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成矿规律正确连接矿体。
 
  1.2.1.3对影响矿床开采的主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进行勘查,详细查明其条件,主要通过勘探试验、水动态长期观测,与类似矿山实际开采资料对比分析,获
 
  取各项数据资料和计算参数,结合矿山工程选择合理的涌水量计算方法和公式计算矿坑涌水量:依据岩矿测试资料对矿体围岩的稳固性或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做出评价,确定不良工程地质岩组,预测不良工程地段和问题;对矿山排水、开采区的地面变形破坏、矿山废水排放与矿渣堆放可能引起的环境问题做出评价。露天开采的河谷砂矿(河床砂矿、河漫滩砂矿、支谷砂矿、阶地砂矿)应重点查明矿区内河流和其他水体分布范围,水中悬浮物的含量,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水位变化,以及流速、流量、水温、水质、历年最高洪水位及其淹没范围。溶洞型砂矿应详细查明规模、形态及溶洞中各类沉积物、地貌形态、富水特征。
 
  1.2.1.4在勘探区内,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矿砂技术加工性能实验室流程试验或实验室扩大连续试验。详细研究并查明目的矿物及共、伴生有用重矿物在选矿过程中的富集程度和回收率,精矿和尾矿中各重矿物(或组分)含量;查明影响选矿性能的各种因素。
 
  1.2.1.5勘探时未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可依据系统工程及加密工程的取样资料和各种实测的参数,用一般工业指标圈定矿体,选择适合的方法,详细估算资源量;已进行预可行性研究或可行性研究的,可根据其论证的指标圈定矿体。详细估算储量、基础储量和资源量。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50408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砂矿勘查的目的任务

下一篇: 地质勘查过程中样品采集、淘洗、重砂分析操作规则和注意事项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