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地质勘查 >>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改革对地勘单位的影响及对策

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改革对地勘单位的影响及对策

发布日期:2017-10-14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赵将他   浏览次数:1153

选矿推荐

在2016年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年会上,国土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地勘行业管理部门正在根据国务院的限管改革要求酝酿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审批事项。以后承担的大多数地质勘查项目,不再以是否持有政府管理部门核发的地质勘查资质为先决条件。取消大部分的地质勘查资质许可,将给现行的地勘工作运行管理方式带来巨大的挑战,也倒逼国有地勘单位加快探索新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式。

1取消地质勘查资质或将对地勘单位的影响

按传统观念,地质勘查资质是地勘单位进入勘查市场的“通行证”,表征着地勘单位一定的勘查工作经历和技术水平、装备条件,是地勘单位重要的无形资产。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以国务院《地质勘查资质管理条例》(2008年3月第520号国务院令)、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办法》(2010年),以及各省(区、市)“贯彻国土资源部地质勘查资质监督管理办法的意见”等为主要内容的地质勘查资质监管体系已经较为完备,对资质的申请和适用、行业部门监督检查、异地市场准入报备、资质违规行为的处理等都有明确规定,管理部门、地勘单位、其他市场主体似乎也已经接受并适应了现有的监管体制。即将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对地勘体制内的人员来说,更多的是感到无奈和困惑,不得不被动地接受可能带来的变革。

一是可能会出现勘查市场短暂的乱象和洗牌。一旦取消了地质勘查资质“门槛”,原本分散在矿业其他链条的地勘技术人员会以新的形式重新组合,合作制地质事务所、联合体等不同经济成分的“勘查单位”将涌现出来,与国有地勘单位竞争本已严重萎缩的勘查市场份额。一些技术水平低的“草台班子”粉墨登场,会采取压低勘查造价甚至编造假数据等形式搅乱勘查市场,从而对一些原本具有较高信誉和技术水平的国有地勘单位产生“挤出效应”。经历了短时期的无序竞争后,将会有一些信誉好的新生勘查力量“上位”,而在被挤出市场的“勘查单位”中,也可能是管理落后、技术特色不明显的国有地勘单位。在各类“地勘单位”重新洗牌的过程中,决定存留的唯一标准是遵从市场竞争法则,而与该组织的经济所有制类型等无关。

二是地质项目负责人或者首席地质师的作用将凸显。从本质上讲,地质找矿工作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深化过程。它的特点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调查与研究一体化、野外工作与室内工作一体化,宏观思维与微观认识一体化,多学科综合、多工种集成。正如一个乐队的指挥一样,项目负责人或者首席地质师是这个系统工程中的“灵魂”。能不能找到矿,或者找到矿的成本是否经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负责人或者首席地质师对地质规律的认识和协调组织能力。原来在“单位人”的体制下,由找矿效果衍生的责、权、利的承担主体,是地质人所在的团队,并没有真正与个人挂钩。没有地质勘查资质作“杠杆”,就不再有单位当“保护伞”。珍惜个人声誉胜于团队名誉的本性决定了职业地质人会更加珍视客户的信任,珍惜个人的社会评价,尽其所能地为自己的执业经历“加分”,但也会更加关注付出后的利益回报。以往只在国外出现的“找到一个大矿后获得的利益够享用大半生”的情形,或许真的为期不远了。相应地,因技术低劣、严重失信等,地质师被勘查市场淘汰,同样也会成为可能。

三是加速地勘行业协会的职能回归。尽管大家已习惯在现有体制下从事勘查及相关活动,但从地勘工作的发展大势看,长期靠地质勘查资质来封闭市场并不利于激发勘查市场主体的活力,不便于与国际勘查市场接轨,甚至不能本质性地调动找矿人的积极性。随着矿产勘查市场的不断发育,政府管理“有形的手”和市场规则“无形的手”这两只“大手”的力量,呈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简政放权、缩减“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把政府不需要管理的事情交还社会组织,是本届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特色。没有地质勘查资质作“杠杆”,现由政府管理部门承担的能力建设、市场规范、国际交流乃至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等职责,将会由行业协会来承接,这也是矿业经济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作为勘查市场主体中的一方,地质师或者其他探矿参与者,需要依托行业协会的平台,规范从业行为、维护同业权益、促进行业进步,将会本能地对行业协会产生更多的依赖感、归属感。

四是勘查投资人将由选择勘查单位转向选择探矿者。随着财政资金退出竞争性的矿产勘查领域,社会资本已成为商业性勘查的绝对主力。资本逐利的本性决定了投资人会告别原来对甲级地质勘查单位的固有信赖,转而寻求有丰富找矿经验的国内外勘查机构,甚至高薪聘用__知名的地质师团队。因为他们更在意矿产勘查中的“机会成本”:同样的矿区,同样的勘查工作阶段,执行同样的技术规范,不同的探矿者,找矿效果可能会大相径庭。随着矿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熟谙国际矿业勘查规则的国内团队在国外找矿,国际知名的地质师团队承担国内的勘查项目将成为常态,将大大加快勘查找矿技术的国际交流与融合。

当然,取消大部分地质勘查资质,还会带来其他一些变化,比如,政府管理部门会加强对勘查活动的事中、事后监管,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将更加严苛;再如,会带来现有地勘队伍的分化、专业分工的细化等,这些也许正是国家行业管理部门提出构建地勘市场社会共治格局的题中之义。

2国有地勘单位应对取消地质勘查资质的举措

大多数国有地勘单位历史悠久,有成熟的技术管理经验,市场信誉较好,这是其他勘探组织难以企及的;但国有地勘单位包袱重、体制不活、激励作用有限,也是生存发展的软肋。作为矿产勘查的__主力,国有地勘单位要努力顺应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后的新变化、新情况,趋利避害,主动作为,探寻新形势下地勘队伍生存发展之路。

一要因势而变,增强适应能力。面对取消地质勘查资质的挑战,国有地勘单位要告别对旧有勘查体制的依恋,正视现实,调整心态和状态,因势而变。这种变化至少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享有政策倾斜的勘查市场“宠儿”转变成勘查市场竞争的普通参与者;二是由曾经对民营勘查单位不屑一顾的优越心态转变成尊重和理解新兴勘查力量的理性合作心态;三是由以国内尤其是省内勘查项目为主向以省外、国外项目为主,更多参与__勘查市场竞争与合作的转变。这三方面的转变,也倒逼国有地勘单位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应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模式。

二要引化社会责任,突出示范引领。与其他勘查组织相比,国有地勘单位不仅要承担本单位生存发展的主体责任,还要勇于承担推广应用先进勘查技术、增强地质工作服务功能的社会责任,带头践行绿色勘查、集约勘查理念,为其他勘查组织做表率。一方面控制找矿过程的“负产品”,在实施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探、航空遥感调查、探矿工程施工等勘查作业时,告别对传统勘查方式的路径依赖,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应用无人机航空测量、大功率深部探测、无液相钻进技术等先进、快捷的勘查技术和装备,限制坑道掘进等对环境损害大的工程手段的使用;另一方面,利用勘查技术手段改善生态环境,对已有的环境损害进行调查评价和工程修复,减少环境破坏带来的影响,注重生态环境的社会效益。

三要创新驱动,提高生存本领。取消地质勘查资质后,面对日益萎缩的矿产勘查市场,国有地勘队伍转型发展的任务更重。要更好地释放创新驱动活力,创新勘查组织形式,提高找矿效率,拉长产业链条,走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创新地质服务形式,抓住经济社会发展对地质服务需求增长的机遇,拓宽地质技术应用的覆盖面,探索技术服务产业化、股权化的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好科技创新平台的作用,建设一批品德优良、基础厚实、知识广博、专业精深的领军人才团队,以复合式科技、工程、经营管理人才为骨干,与各专业、各层次人员搭配,建设合理的人才梯次队伍,释放人才的创新活力;创新人才评价机制,突出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导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现找矿人员绩效收入与找矿成果收益挂钩,使找矿有功人员既有荣誉感,又能得到实惠;创新勘查投融资方式,与大型企业、投融资机构建立互为依存的合作关系,形成“投资勘查—取得成果—成果转化—再投资勘查”的良性循环。

四要开放包容,提升外向程度。矿产资源禀赋地域间的差异性决定了要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走出本省、面向全国乃至__进行矿产资源配置。国有地勘单位大多具有较丰富的省外、国外工作经验,有相对完善的运营管理团队,与矿业企业、投资机构有较为密切的合作关系。要继续巩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世界著名成矿区带上的勘查开发基地,充当矿产资源开发走出去的先锋队,加强与国际同行间的交流合作,掌握和运用矿产勘查的国际规则,参与其他国家企业发包勘查项目的竞标,提高境外勘查项目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引领带动更多的矿产勘查及下游产业的产能转移。

五要弘扬传统,打造过硬队伍。地质工作是“艰苦中之艰苦”,地质先驱翁文灏先生曾说:“地质者寂寞之学科也,非艰苦卓绝之士不敢学。学焉之非淡泊宁静,遗弃一切纷华荣利,穷老深山亦不能竟其业”。面对功利主义盛行、价值需求多元化的社会大环境,我们无法期待地质人成为精神至上的“苦行僧”。但在关注干部职工发展需求、尽力改善干部职工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要结合时代特征,学习身边的先进人物,传承和弘扬“三光荣”传统和“四特别”精神,打造“干事创业有激情、推动发展有自信、责任面前有担当、破解难题有办法”的过硬队伍,为事业发展、个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凝聚起保障发展的正能量。

3结语

从1916年10月民国政府成立中国地质调查所算起,现代意义的中国地质工作已走过了百年历程。今天,地质工作处在重大变革的新起点上,取消大部分的地质勘查资质,建立新常态下地质工作新格局,现实地摆在了国有地勘单位和地质人的面前。推动建立统一开放、公开诚信和竞争有序的地质勘查市场,构建地质勘查市场社会共治新格局,既是政府管理部门的责任,也是国有地勘单位的应尽之责。有理由期待,新时期的地质人会更好地践行“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的新时期地质人的核心价值观,迎难而上,勇于变革,不断增强开拓市场、巩固市场的能力,以守正笃实的作风和久久为功的韧劲,在改革发展中开拓出新的生存发展之路,更好地发挥地质勘查工作的资源保障、环境保障、工程建设三大基础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1153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浅议我国矿产资源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下一篇: 关于地勘单位改革发展的思考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