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地质勘查 >> 收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21位重量级地学家

收录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的21位重量级地学家

发布日期:2017-11-08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王先生   浏览次数:2482

选矿推荐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由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授权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运营。采集工程经国务院批准于2010年正式启动,由中国科协牵头联合11个部委共同组织实施,主要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学术成长经历丰富、在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通过实物采集、口述访谈、录音录像等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以真实反映老科学家学术思想、观点和理念产生、形成、发展过程。

1、陈清如

矿物加工工程专家

简介及成就

1926年1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

1940年至1944年先后就读于上海光华大学附中、上海私立民智初级中学、南京钟英中学、南京中央大学附属中学(今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1946年至1948年,就读于国立英士大学(今浙江大学)机电系。

1948年9月考入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矿冶系,

1952年毕业留校,同年9月全国院系调整时调至中国矿业学院,此后一直在该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1958年至1960年由国家派往苏联莫斯科矿业学院进修,专攻选矿理论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0年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2010年被授予国际选煤大会国际组委会首次设立的“终身成就奖”(IOC Chairman’s Lifetime Achievement Award)。

长期致力于选矿理论和工程实践的研究,是我国矿物加工学科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之一。主持建立了我国__座重介质旋流器末煤选煤厂,指导研究设计了我国__台筛下空气室跳汰机,解决了我国跳汰选煤机的大型化,建立了“粒群透筛概率”的筛分理论,研制成功煤用概率分级筛系列设备,较好地解决了潮湿细粒煤的筛分,经济效益显著;成功地创建了“空气重介质稳定流态化”的选矿理论和技术,并建立了世界上__座高效空气重介质流化床干法选煤示范厂。

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1项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3项。发表论文180多篇,出版论著12部。

珍贵照片

陈清如(前排中)带领学生到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矿实习

陈清如(右一)在苏联进修期间与同行的合影

西柏林工业大学艾西麦尔教授、西蒙尼斯教授等一行来访(前排左起:克鲁格教授、西蒙尼斯教授、彭世济校长、西蒙尼斯教授夫人、艾西麦尔教授,后排右起第三人为陈清如)

2、陆婉珍

石油化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4年9月29日生于天津,籍贯上海;

1946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

1949年获美国伊利诺大学硕士学位;

1951年获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博士学位;

1953-1955年在美国玉米产品精制公司任研究员;

1956年回国工作,在石油工业部炼制研究所(即现在的石油化工研究院)历任分析室主任、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现为该院高级顾问;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2015年11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长期从事分析化学及石油化学的研究工作。主持系统评价了中国原油资源。多次参加解决生产中的问题,如大庆喷气燃料的烧蚀作用机理等。指导建立了从天然气到渣油的整套组成分析方法。其中开发弹性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并研究成功新型填充毛细管色谱法快速分析炼厂气及新型多孔层毛细管色谱法分析汽油中不同碳数的烃组成等成果有所创新。1995年以来致力于近红外光谱仪的研制及应用。

曾任《石油炼制》、《石油学报》、《色谱》、《分析化学》等学术期刊的编委。著有《中国原油的评价》。在1983、1990年两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1983-1984年被选为全国妇女代表大会执行委员。

珍贵照片

陆婉珍和闵恩泽已先后捐出30万元,设立“恩泽奖学金”。

图为1956年陆婉珍与北京石油炼制研究所筹建处的其他成员讨论工作(左二)

图为1981年与最早培养的研究生合影(前排右二)

3、常印佛

矿床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31年7月6日出生于江苏泰兴;

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地质系;

1952—1965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从事矿产勘查工作;

1965—1974年,由原地质部先后派往越南和阿尔巴尼亚从事援外地质技术工作;

1977年起先后任安徽省地质局(后改称地质矿产局)副总工程师、副局长、总工程师、技术顾问。现为安徽省国土资源厅教授级高工、合肥工业大学教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4年被遴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对目前世界上不同成矿环境中的几个主要铜矿类型有着相当深入的研究。发现了铜陵近东西向隐蔽基底断裂带,提出了一个有关陆内成矿带的构造背景、地质环境、成矿特征和富集规律的系统的理论认识,丰富了陆内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预测。所提出的“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的分类建议及相应的成矿模式,发展了矽卡岩成矿理论,指导了找矿实践。提出了安徽沿江地区第二轮普查和立体填图的建议,并获一批成果。在直接指导找矿方面,为铜陵有色冶炼基地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后备资源。

代表作有《关于层控式矽卡岩型矿床》和《长江中下游铜铁成矿带》。198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

珍贵照片

图为1954年,在铜陵与321队地质科团小组全体同志合影照片,前排左三为常印佛。

图为1965年,援越地质专家在八角楼前合影照,后排右二为常印佛。

图为在澳大利亚参观时合影照,左六为常印佛。

4、陈梦熊

水文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17年10月12日生于江苏南京,籍贯浙江上虞;

1942年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毕业;

曾任地矿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局副总工程师,主管水文地质科技业务,领导完成全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

历任国土资源部科技咨询研究中心咨询委员、中国地质调查局高级咨询专家;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2012年12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20世纪80年代以来,致力于地下水资源与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在国内外先后发表论文140余篇,完成国际水文计划(IHP)两项国际合作研究课题。除对水文地质研究作出重要贡献外,对环境地质,以及地貌、第四纪地质等方面,也造诣较深。

代表作有《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中国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和《中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的发展与成就》。曾先后获得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地矿部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等。

珍贵照片

1955年11月22日地质部陈梦熊(后排左2)与苏联专家一起在三门峡坝址考察。

中央地质调查所西北分所人员

(一排左起:王曰伦、毕庆昌、李树勋、徐铁良、梁文郁、绘图员;后排左起:第2 陈梦熊、第3路兆洽、第4何春荪;后排右起:第3胡明,第2黄绍显,第1技术员)

1993年陈梦熊(左)回到南京金陵中学参加院士雕像揭幕

5、田在艺

石油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19年12月5日生于陕西渭南。

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理学院地质系。后在玉门油田、陕北等地参加石油地质勘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先后参与了克拉玛依油田、大庆油田的发现和开发工作。

1980任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兼任总地质师。后担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于2015年3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20世纪50年代对陆相生油研究总结了一套规律:构造是主导、沉积是基础、生油是关键、保存是条件。用这些规律指导找油起了很大作用。

对于盆地更明确指出盆地长期下沉、沉积巨厚、封闭深水盆地、还原介质水域、湿润气候、湖泊相暗色泥岩是陆相生油的沉积条件、构造环境和沉积物质,完善和发展了陆相生油理论。60年代指出生、储、盖、运、圈、保有机匹配成油气地质条件是寻找油气田的基本地质因素。80年代组织领导全国__次油气资源评价。90年代首次将成油气系统理论引入盆地分析。

代表作有《中国陆相地层的生油和在陆相地层中找油》和《中国含油气沉积盆地论》。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首届“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奖”,2002 年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与苏联专家的合影

(在石油工业部的大楼前,田在艺等石油地质工作人员与来华的苏联专家的合影。田在艺位于第三排左一,前排左三为潘捷列耶夫,前排右三为杜博民)

在玉门老君庙油矿的合影(1945年10月,一次野外工作归来,田在艺与同事们的合影。左起:翁文波、李德生、张传淦、卞美年、田在艺)

中央大学地质学系同学毕业合影

(后排:沈永和,仝子鱼,胡海涛;中排:张传淦,张有正,张瑞钖,边效曾,何立贤;前排:郭鸿俊,吴崇筠,李德生,靳毓贵,田在艺),摄于1945年。

6、胡聿贤

地震工程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2年10月12日生于湖北武昌。

1946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194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土木工程系硕士学位。

1952年获博士学位。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致力于地震学与工程学的结合,在中国开创了工程地震学。自60年代初率先领导研究了场地条件对地震和震害的影响,主要结论已应用于中国抗震规范。80年代提出的地震危险性分析综合概率法将国际通用概率法与中国先进的地震预报法相结合,已为中国最新地震区划图所采用。

从烈度、距离或震级换算缺少地震记录地区设计地震动的方法已在中国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中广泛采用。在中国首先将随机振动理论应用于地震工程。90年代又开展了城市震害预测与防灾减灾的研究。

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主编了国家标准《核电厂抗震设计规范》、《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地震工程学》。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多项。199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珍贵照片

1974年胡聿贤(前)到云南永善大关进行地质考察。

1976年,胡聿贤与赴美地震工程考察团成员合影(第二排左3为胡聿贤)。

1981年9月,胡聿贤参加中美地震小区划研讨会合影(__排左2为胡聿贤)。

7、於崇文

地球化学动力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4年2月15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中学就读于上海南洋中学;

1950年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毕业。

历任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常务理事兼元素地球化学区域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地质矿产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等职。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地球化学动力学和地质系统复杂性研究,将基础地质和矿床学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开拓出五个创新的学术领域:用多元分析、随机过程和随机场研究地质系统、地质过程和地质学场。用非平衡、不可逆过程热力学研究成岩、成矿过程,提出区域地球化学理论。用成矿作用动力学研究矿床成因,将矿床形成机制研究提高到动力学的水平。

提出“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理论,研究成矿的发生、驱动力、动力学机制和时—空结构与定位。提出“地质作用的自组织临界过程动力学—地质系统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的理论,将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研究提高到非线性科学和复杂性理论的层次。

代表作有《南岭地区区域地球化学》、《成矿作用动力学》和《地质系统的复杂性》。

1985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8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1988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1990年获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1991年获第二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1992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地质学报》1982—1992年优秀论文奖。

1997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二等奖。

珍贵照片

1958年12月,於崇文在青海东部湟源县进行铁矿考察。

1987年,於崇文在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实验室工作。

2006年,於崇文在办公室撰写《矿床在混沌边缘分形生长》专著。

8、谢家荣

地质学、矿床学家

简介及成就

1898年9月7日生于上海。

1916年毕业于农商部地质研究所。

1920年获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硕士学位。

曾任地质部总工程师、地质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是中国地质学会创始人之一。

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山大学任教,曾创办南京地质探矿专科学校,培养了几代人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66年8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8岁。

受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等培养,对我国煤岩学、矿相学、石油地质学、矿床学、经济地质学、区域地质学、地震学和陨石学等进行过开拓性研究。在燃料及各种金属、非金属矿产成矿规律及找矿方法上论述颇丰。发现或指导发现了淮南八公山煤田、安徽风台磷矿、福建漳浦铝土矿、南京栖霞山铅锌矿、白银厂铜矿等矿床。对华北、松辽、渤海、塔里木等石油蕴藏的预测得到证实。最早提出地质理论找矿,倡导综合勘查方法。

代表作有《甘肃玉门石油报告》、《地质学》、《煤岩学研究之新方法》、《石油》、《江南探油论》、《中国的产油区和可能含油区》和《中国矿床学(总论)》。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珍贵照片

1915年,地质研究所学生在北京红楼合影,他们是我国培养的__批地质学家。

(从左至右:卢祖荫、叶良辅、徐渊摩、周赞衡、徐韦曼、朱庭祜、刘季辰、李学清、谢家荣、赵志新)

1919年,谢家荣在威斯康辛大学研究生院就读时填写的学生注册表

中国工程矿冶学会成立照(前排左六为谢家荣,摄于1927年2月9日)

9、侯仁之

历史地理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11年12月6日生于河北枣强,籍贯山东恩县(现平原县恩城镇)。

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

1949年获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北京大学教授。

2013年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长期执教于北京大学,在历史地理学的理论探讨、城市历史地理、沙漠历史地理的研究中,开辟了新途径、新领域是较早阐明历史地理学应是现代地理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提出者之一,为沙漠治理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基础知识对北京城的起源、发展以及历代水源的开辟和城市规划的特点,作出了系统的研究,对指导北京地区城市规划、建设及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

对我国地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把中国传统的“沿革地理”发展为现代历史地理学、开启对北京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之先河、开始了对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首都规划建设的比较研究和率先开展中国世界遗产的保护与申报工作。

代表作有《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历史地理学四论》和《北京历史地图集》等。1999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

珍贵照片

1936秋,侯仁之(左)对石渠遗址做实地考察时在广润庙遗址以北四王府村,访问村民李二老人(右)。

1936年,侯仁之(三排左二)在燕京大学毕业照。

1988年,中国国家历史地图集编委会合影

前排:侯仁之(左五)

10、顾知微

地层古生物学家简介及成就

1918年5月4日生于江苏南京。

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历任云南省地质矿产调查所技士,中央地质调查所技佐,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等职。

曾任中国古生物学会、地质学会、贝类学会会员,国际侏罗纪地层分会委员,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常务理事、荣誉理事。

曾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

1980年12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2011年在南京逝世,享年93岁。

开展了中国非海相双壳类化石研究,建立了侏罗纪、白垩纪的四个双壳类序列及一些类型,指出亚洲古陆的中国地域是欧亚蚌类的起源地之一,确定中生代盆地,划分对比海相侏罗系和白垩系,探查煤、油等能源形成规律,论证岩浆活动暨印支、燕山两构造旋回及其与矿产形成的关系等。拓展了侏罗系和白垩系的综合研究并奠定了基础。运用地层划分对比原则,在中生代地层分布区寻找富铁矿及探查煤、油等取得成果。

代表作有《中国的侏罗系和白垩系》、《中国的瓣鳃类化石》、《松辽地区白垩纪双壳类化石(中国古生物志)》。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珍贵照片

1954年冬,顾知微(左3)在内蒙古石拐子编写煤田地质报告时与地质队技术人员合影。

1980年8月在第26届国际地质大会巴黎会议宫前。左起:顾知微、王鸿祯、穆恩之、涂光炽、刘东生、周明镇、叶连俊、卢衍豪、项礼文、李应培。

1987年11月,在广西北海涠洲岛考察现代贝类生态。左:文世宣;右:顾知微。

11、曾融生

固体地球物理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4年8月16日生于福建福清,籍贯福建平潭。

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0年后,承担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测任务,并提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它也适用于其他的陆—陆碰撞带。

从1958年开始在青海、甘肃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用它研究地壳。在西北地壳中发现在深度约二、三十公里处存在一个高速夹层。在我国首先应用地震面波的相速度研究地壳构造,提出地壳的分区。发现1974年5月云南昭通大地震的多重性。

与合作者发现华北地幔顶部另有一个界面,和莫霍界面同为薄层顶面。深入研究唐山和华北盆地以及唐山震源区的深部构造,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中震源的统一动力学模式。主要著作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等。

珍贵照片

1984年6月参加湖南省地球物理学会__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前排右七为曾融生院士。

1982年8月在英国参加“欧洲地球物理年会”,右一为曾融生院士。

1979年12月澳大利亚第十七届IUGG大会,左一为地质所罗焕炎,右一为张郭珍女士。

12、李德生

石油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2年10月17日生于上海,籍贯江苏苏州。

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

1945~1977在玉门、台湾、延长、大庆、四川、胜利、大港和任丘等油气田从事现场石油勘探与开发地质工作。

自1978年以来,任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总地质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长期从事石油勘探开发和地质研究工作。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地球科学工作者之一。参与编制完成大庆油田__部开发方案——“萨尔图油田146平方公里面积的开发方案报告”。20世纪60年代中期和70年代,参与创立了渤海湾油区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的理论并指导实践。对我国陆相生油理论、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陆相湖盆储层研究、古潜山油气藏以及裂隙性储层特征研究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国内外地球科学刊物上发表论文140余篇(含7部中文专著和2部英文专著)。代表作有《石油勘探地下地质学》、《中国含油气盆地构造类型》、《李德生石油地质论文集》和《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院士文集李德生集》。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项。

珍贵照片

自1938年起,孙健初主持甘肃玉门油田的勘探,以满足战时石油需求。图为1946年孙健初(背影)在玉门油田祁连别墅向田在艺(右2)、李德生(右1)等讲授油矿地质。

图为60年代中期,李德生(右2)参加四川开气找油会战。

1983年,石油地质学家李德生与石油研究院同事研究渤海湾盆地勘探部署。

13、竺可桢

气象学、地理学家

简介及成就

1890年3月7日生于浙江上虞。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今西南交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

1918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6年,当选为国际地球物理年中国委员会主任。

1960年,被提名为苏联地理学会外国会员。

1966年,当选为罗马尼亚科学院外籍院士。

1966年,被授予罗马尼亚科学院名誉院士。

1967年,被载入英国编印的《国际名人录》。

曾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生物学地学部主任、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研究员。

于1974年2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2008年11月16日,被评选为“中国十大科技传播优秀人物”。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创气象教育事业,创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组建早期中国气象观测网,开展物候观测、高空探测及天气预报等业务。在台风、中国季风及大气环流、气候区划、物候、气候变迁等研究方面都作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首先提出季风系统概念。首创区域气候研究,提出划分亚热带指标。确定中国八大气候区,确立气候区划和自然区划的基本轮廓。研究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在执行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的过程中,组织领导全国范围内的自然资源考察工作,根据国情进行合理学科布局,推动了冰川、冻土、沙漠、青藏高原综合研究等诸多新兴领域的发展。在科学史研究和科学普及事业方面也有卓越成就。

先后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诸如钱人元、程开甲、胡济民、叶笃正、谷超豪等)达3500余人。代表作有《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和《物候学》等。

珍贵照片

竺可桢于1928年出任气象研究所所长,并长期主持全国气象事业。在其努力下,自1930年元旦开始我国获得独立发布天气预报的主权。上图为该所施放测空球。

1944年,中国科学社的成员在贵州湄潭举行科学社三十周年纪念会。浙大校长竺可桢致辞。

1972年9月16日,来京访问的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数学系教授陈省身与中科院领导及学者会面。前排左起第四为竺可桢

14、刘广志

探矿工程专家

简介及成就

1923年3月11日出生于北京。

曾就读西南联合大学机械系、国立西北工学院航空系、北洋大学矿冶系。

历任中国地质学会探矿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大陆岩石圈计划(ILPCC-4)组中国协调员、国家科学钻探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顾问等职。

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2014年11月19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是新中国地质探矿工程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根据当时我国探矿工程落后局面,领导了人造金刚石小口径钻探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1985年获__一等奖;领导研究推广定向钻探、绳索取心钻探、空气钻探、反循环钻探、孔底动力机钻探五大技术,不仅使我国钻探工程跃居世界先进行列,还为一批老矿山探明了深部备用储量。

创造性的为上海治理地面沉降、用小型钻探设备治理广西田东煤田严重喷气失火事故、钻成松辽盆地__口油井等做出突出贡献。为促使我国地质学向地球深部发展的世界总趋势,倡议开展中国大陆科学钻探,科钻1井已于2005年6月胜利完工,井深5118米全用金刚石取心钻探,居亚洲首位,获地球深部众多最新信息。

主编《科学钻探》信息资料三卷8集计250万字。论文200余篇,一生专著32册。其“人造金刚石钻探配套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金刚石钻探手册》及其英文版DiamondDrillingHandbook获地质矿产部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科学钻探专题情报系列(1-8集)》获世界华人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证书。

珍贵照片

西北工学院1947届毕业生刘广志

图为刘广志(立右1)与全体钻井职工准备出发赴天安门参加开国大典。

15、王鸿祯

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16年11月17日生于山东苍山。

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

1947年获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

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地质学院副院长,武汉地质学院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副理事长,地质学史研究会会长,中国古生物学会理事长,国际地科联地质科学史委员会副主席,第六届全国人民政协委员,第七、八届常务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会副主席。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2010年7月1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研究领域包括古生物学、地层学、古地理学、前寒武纪地质、大地构造学和地质学史。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建立四射珊瑚系统分类和演化阶段。80年代建立中国构造单元划分及名词体系综合研究了中国地壳构造演化和古地理发展提出__构造阶段划分与构造格局重要演变。90年代研究层序地层与古大陆再造,提出地球节律的普遍性和__大陆基底构造单元划分与泛大陆聚散周期,形成了__构造的活动论与历史发展的点断前进阶段论相结合的地球史观。

代表作有《中国古地理图集》和《中国古生代珊瑚分类演化及生物古地理》等。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87、1991年分别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8年获首届国家教委高等学校教材特等奖;1994年获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6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特别奖。

珍贵照片

1936年,北大地质系一年级在北京南口实习,前排右二为王鸿祯。

1951年,王鸿祯参加科学仪器购置团,在东柏林参观教学仪器工厂(右一为王鸿祯)。

1974年,王鸿祯教授(后排右一)参与编制亚洲地质图时留影。

16、杨起

煤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19年5月17日生于山东蓬莱。

1943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

1946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中国地质大学教授。

1946年6月至1952年7月在北京大学地质系任教。

1952年院系调整时参加北京地质学院建院并任教。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2010年11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从事煤地质和煤层气地质研究。1952年在北京地质学院负责创建中国__个煤田地质专业。对中国华北晚古生代聚煤作用与富煤带形成的地质因素,对闽、粤、湘、赣4省的聚煤条件和煤资源勘查研究方向,煤中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煤层气成藏机理,与课题组对以禹县为代表的南华北晚古生代煤系的沉积体系、聚煤模式和聚煤规律等提出新的见解。

提出“中国煤的多阶段变质演化与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解决了“中国煤级偏高”的难题,并阐明了我国赋存多煤类的成因与煤级的分布规律其指导在经受叠加区域岩浆热变质煤田中寻找煤层气富集高渗区,已在几个煤田得到验证。从多方面总结了我国煤田地质特点,对形成和发展我国煤田地质学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代表作有《中国煤田地质学》上、下册(获1988年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特等奖与煤炭部1987年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中国煤变质作用》(获地质矿产部1997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珍贵照片

1956年,扬起(右三)带领北京地质学院学生56届毕业生在南口查看地质。

1979年,杨起(右一)代表中国参加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市召开的联合国下属“国际长远能源会议”。

80年代,杨起院士(右下)研究瘤状灰岩时在西班牙野外考察。

17、李玶

地震构造专家

简介及成就

1924年出生于湖北省大悟县。

1947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

1947年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

曾任教南京大学、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

1959年调入北京。历任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北大及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

199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长期致力于我国重大工程区地壳稳定性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主持完成三峡坝区、二滩、丹江口水电站,大亚湾核电站等国家重大工程场址的构造特征和地震危险性评价;为云南阳宗海火电厂扩建的地震危险性评价及海南琼北地震烈度区划复核作出重大贡献。

运用图像识别等方法对唐山、汶川地震作出科学预测;促成了渤海湾海峡通道兴建,开启欧亚大陆通道;创造性提出“强震发生断层”概念,为根治地震灾害带来福音。指出普斯罗、瀑布沟、二滩、小湾坝址有“强震发生断层”,应加设预警措施。

代表性论著有:长江三峡坝区区域构造背景及新构造运动发展趋势的探讨(专著);西昌-渡口地区地震烈度区划综合研究报告(专著);中国强震发生带地震构造的几点思考;长江三峡库区水库诱发地震的研究等。

珍贵照片

中国工程院李玶院士在做客腾讯网

18、沈其韩

地质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2年4月27日生于江苏淮阴,籍贯江苏海门。

1946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

曾任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国土资源部地质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等。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长期从事早前寒武纪地质、变质岩石学等研究。

20世纪50年代从事铁、铜详勘参与中国前寒武系首次总结和1∶3000000前寒武纪地质图编制。

60年代致力于早前寒武纪地质、同位素地质年代学和变质岩区工作方法研究。

70年代在青海、陕西进行铁、铜矿产调查。

80年代在华北地台对深变质岩和重大地质事件进行深入研究,主编(第二主编)1∶4000000中国变质地质图并参与总结。

90年代对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地层(构造)年代格架进行系统研究。

2000年以来对中国北方地球早期陆壳形成与演化及动力学模型和中国西北地区若干重点前寒武区构造-岩石-地层单元的划分对比及年代格架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小组多次发现最古老的陆块。

代表作有《中国早前寒武纪麻粒岩》和《山东沂水杂岩的组成与地质演化》。1988年获地质矿产部科技成果奖一等奖,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珍贵照片

中国科学院沈其韩院士(右)与腾讯主持人(左)合影

19、谢学锦

应用地球化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23年5月21日生于北京。

1947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化学系。

曾任国土资源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地质学会勘查地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执行局委员;国际《地球化学勘查》杂志副主编、编委;

现任国际地科联__地球化学填图工作组技术指导委员会委员、分析技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务。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50年代对矿床原生晕进行了开拓性研究。60年代开始研究地球化学填图的理论与方法。1979年提出“区域化探全国扫面计划”,指导全国许多单位,20多年来完成了600余万平方公里的采样分析与成图工作,据此发现了数百个工业矿床,特别是金矿。1988年开始推动国际地球化学填图的标准化。最近致力于研究找寻我国隐伏巨型矿床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战略及__大陆环境地球化学的监控。

代表作有《区域化探》、《地球化学块体——概念和方法学的发展》、《__地球化学填图》、《深穿透地球化学新进展》等。 2007年6月荣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AAG)授予的金质奖章。

1990年谢学锦在加拿大参加地质分析90会议。

2007年6月19日谢学锦荣获国际应用地球化学家协会金奖,图为奖章正、背面。

2009年10月12日谢学锦在廊坊国际地球化学填图会议上发言。

20、施雅风

地理学、冰川学家

简介及成就

1919年3月21日生于江苏海门。

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史地系。

1944年获浙江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

曾任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名誉所长、研究员,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于2011年2月13日在江苏南京逝世,享年93岁。

主要从事冰川学与气候、环境变化研究。中国现代冰川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考察并领导编著了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和喀喇昆仑山的冰川考察报告和综合性专著,预报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变化,确定了中巴公路通过方案。提出中国西部山区小冰期、末次冰期与最大冰期遗迹和特征。20世纪80年代和合作者提出庐山等中国东部中低山地不存在第四纪冰川和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特征以及21世纪亚洲中部气候暖干化可能趋于暖湿的意见。

代表作有《中国冰川与环境》、《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环境问题》和《喀喇昆仑山巴托拉冰川考察与研究》。曾获第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珍贵照片

1964年,施雅风(右二)在希夏邦马峰考察时于冰洞前留影。

1964年,由中国科协和世界科协北京中心举办了“北京科学讨论会”,来自亚非和大洋洲44个国家和地区的367位代表参加。施雅风、刘东生在讨论会上做关于希夏邦马峰考察的报告。

21、陈志恺

水利规划水文水资源专家

简介及成就

1926年11月28日出生于上海市闸北区。

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士学位。

曾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资源所所长。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于2013年10月19日在北京辞世,享年87岁。

长期从事暴雨洪水、水资源评价、水资源规划等研究和应用工作。在水文科研方面,主要完成了“中国暴雨洪水频率计算方法”,“设计洪水和设计暴雨的计算方法”,为《设计洪水计算规范》的制订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TAG: 铜矿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2482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见识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

下一篇: 形形色色的找矿奇遇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