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矿业技术 >> 地质勘查 >> 地质探矿的一般原则

地质探矿的一般原则

发布日期:2017-11-15   来源:矿道网   投稿者:ysl   浏览次数:1029

选矿推荐

1、矿山常用的探矿工程分为坑探和钻探,无论坑探还是钻探都必须进行矿体推断及工程设计,并确保“一工程一设计”。探矿设计以公司的总体探矿布局为原则进行,并经部门会审、部门主管同意,报分管领导、公司总工办批准后方可实施。经上述程序后批准的设计才能作为施工监理(工程师)的依据,否则为无效工程设计。

探矿设计的编写程序包括明确目的、收集资料与现场踏勘、设计编制与初审。设计必须充分收集资料,并进行综合研究.使设计有充分的依据和可操作性;设计要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重点突出,附图、附表齐全;设计编写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必须进行设计方案论证,力争用较少的工作量,取得较好的成果。

2、涉及坑探、钻探所需开掘的井巷工程,地质技术人员提出地质技术要求交由采矿技术人员按井巷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工程设计。探矿坑探工程设计尽可能地做到探、采结合;探矿工程设计都应讲求经济效益,必须贯彻正确的采掘(剥)技术方针,探采并重,探矿超前,提高生产准确程度,严格执行设计一施工一验收制度。

3、钻探工程,必须按规定进行钻探设计,当情况变化时应及时修改设计。探矿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如遇特殊情况(如坑探穿脉坑道增加10m,钻孔深度增加30m时),需要变更设计(如探矿巷道的规格及工作量,钻孔深度追加、减少)提交书面说明,经部门主管同意后,经副矿长级或以上的领导批准(以书面形式为准);同时以书面形式通知施工队,否则在工程结束时,按原设计规格进行核算。

4、地质技术人员按中段、分矿体(矿块、采场)及时提交生产勘查地质成果(报告、总结)。生产勘查地质成果应按统一格式编写,文字说明要对所探明的矿体(矿块)地质特征作全面、准确的文字描述,如矿石量、平均厚度、平均品位及顶底板围岩品位、岩石稳固情况等,并说明地质工作存在的不足,提出在采矿工程布置时对补充地质工作的要求;提交的图纸有剖面图、分层中段平面图、矿体纵投影图等;附表有矿石储量表、样品登记、分析结果表等。勘查成果经签字、审定后将作为矿山地质工作的最终成果。

5、把好地质资料关,因为准确的地质资料是采矿方法选择、开采设计与采矿工艺合理确定的唯一依据。矿体开采设计必须以有效的生产勘探地质报告为依据。生产勘探地质报告根据采矿工作需要先急后缓地提交。报告一经签字审定,由采矿专业技术人员组织设计,把好设计关,做好采掘生产的总体设计和单体性工程设计,未经严格审批的设计,不能交付施工;地质要参与设计会审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6、描述内容应包括:岩(矿)石名称、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产状、形态、矿化特征,蚀变现象,接触关系,构造破碎情况及次生变化等。重点是与矿化有关的特征。如矿层(体)及顶底板、矿化蚀变带、构造部位等重要地段要详细描述。此外,还要记录各种样品编号、位置、采样方法和规格等。

原始地质编录操作工序

工序编号及名称

技术

要求

工序

类别

主要操作步骤(内容)及要求

控制点

注意

事项

1 岩性观察描述

正确

定名

一 般

(1)岩石颜色(新鲜面、风化)结晶程度

(2)结构、构造

(3)矿物成分及结晶状态、粒度、形态、含量及变化

(4)岩石变质程度、蚀变、矿化

结构

构造

矿物

成分

切忌印象描述

2 岩层观察描述

正确

分层

一 般

(1)岩相划分

(2)岩性变化

(3)层理、微层理、片理产状及变化

(4)包体特征

(5)化石产出情况

构造

产状

次生构造

3 接触关系观察描述

正确识别原生构造和接触变化

关 键

(1)接触带特征

(2)侵入岩相变化

(3)原生构造

(4)内外接触带的变化特点

(5)蚀变作用及蚀变矿物组合

(6)接触产状变化

接触变化

后生变化

4 构造特征的观察描述

全面观察综合分析

关 键

(1)结构面的性质

(2)破裂面内的充填物特征

(3)构造产物(片理、劈理、叶理、透镜体、角砾岩、断层泥、糜棱岩)

(4)破裂面旁侧同序次或低序次构造面特征

(5)压、张、扭配置(套)构造的观察和综合考虑

结构面特点

切忌印象观测

5 矿化特征的观察描述

准确识别矿物

 

(1)矿体或矿化赋存的地质部位

(2)矿(化)体与围岩的关系

(3)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

(4)矿石类型

(5)矿石结构构造

(6)矿石矿物及脉石矿物

(7)有用组分的含量变化及目估品位

目估品位

根据有用矿物含量目估品位

6 围岩蚀变的观察描述

正确划分蚀变类型

 

(1)蚀变规模

(2)蚀变种类

(3)蚀变强度

(4)蚀变分带

(5)蚀变与围岩的关系

(6)蚀变与矿化的关系

(7)蚀变与构造的关系

识别蚀变种类

不同蚀变叠加


 
 

【免责声明】本站“矿道网”矿业技术板块所有投稿文章,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投稿人所有。本站并非以盈利为核心的矿业矿业技术传播平台,平台并不能很好的甄别投稿文章的原创性和审核作者。文章仅供读者作为矿业参考,不做交易和服务的根据。所以希望投稿人自觉遵守本条例,如果一旦发生文章侵权,原作者找到我们,我们有权利不经告知并删除投稿的文章。本网站默认已许可各大主流平台、媒体等,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网站全文,但是需要文件授权。本网站不以此盈利,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所有投稿人向本网站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视为同意上述声明。如有异议,请在投稿时说明。因投稿素材内容或要求转发内容引发的任何社会及法律纠纷和矿道网无关。特此声明!,我们若有不当信息或者侵犯了您的利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改!联系电话:029-85212477
1029

帮助过的人数

上一篇: 实施能源革命战略,促进绿色低碳发展

下一篇: 井巷掘进各工种操作规程总则

 
 
[ 矿业技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相关矿业技术
热门标签
大家都在看!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